公司注销、吊销、撤销这三种情况区分不清?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区别可大着呢。下面一起看看三者之间的区别。
吊销是指企业违反了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被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这是行政机关对企业实施地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公司被政府监管部门强制取消了经营资格。
企业被吊销有什么后果?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出现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情形时,在3年内,不能再担任任何企业的法定代表!并且,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也就是说,你的公司一旦被吊销,3年内你都不用想再创业,而且这件事还会被昭告天下!
企业被吊销以后可以不用管了?
吊销是终止经营资格的行政处罚,但企业主体资格仍然存在,而且是“负罪”存在。所以,被吊销就相当于企业被关进了“小黑屋”,吊销执照后各类监管、惩戒措施仍对其生效,而且更加严格。
因此,被吊销后任其不管的行为,就相当于受伤后不治疗,只能越拖越重。
被吊销企业还能继续经营吗
当然不行,公司一旦被吊销执照,就丧失了经营资格。从事任何经营行为均属违法,除清算外,不能从事其他活动。企业因故被吊销执照后继续经营,错上加错,将受到更严厉地处罚。
撤销是指市场监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作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决定。
简单来说,撤销就是在办理公司登记手续的时候,提供的相关资料或填写的材料等方面有错误,向相关部门提出撤销申请。这是一种纠错的行为,让错误的登记丧失法律效力。
注销是指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不续、或公司内部解散等情形时,公司需要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过程。